本页是<泉州蓝溪中学>介绍页面,非官方站点,只为广大网民快速查询提供帮助信息

泉州蓝溪中学

阅读:147 页面更新时间:2016-07-07 08:33
单位介绍

基本内容

安溪第二中学创办于1946年,新加坡侨胞林树彦先生抱着发展山区教育的拳拳之心,依托官桥林氏驷岭大宗祠,以安溪的母亲河“蓝溪”命为名,创办安溪私立蓝溪初级中学。安溪南部乡镇学子从此受惠。1953年,安溪县人民政府接办,更名为“安溪第二中学”。改革开放后,为激发海外侨胞重教兴学的热情,1980年,安溪县人民政府批准该校复名为“蓝溪中学”,1984年,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将军为学校题写校名。历经60多年的风风雨雨,发展至今,蓝溪中学已成为一所独具特色的侨乡名校。

蓝溪中学的发展进步,离不开海外侨胞和广大校友的关心支持。当年建校伊始,侨亲林树彦先生慷慨解囊,热心资助办学。从此,侨胞们或捐资捐物,或出谋划策,对蓝溪中学的捐助从未间断过。现任校长张清平告诉记者,正是因为有这些侨亲的大力扶持,学校才能发展得如此之好,师生们的生活学习条件才能得到极大的改善。

然而,作为一所乡镇完全中学,蓝溪中学办学底子较薄,生源质量较差,教育教学发展遭遇“瓶颈”。如何突破“瓶颈”,走出自己的特色办学之路,成为该校历届领导班子的重要课题。

“弱”则思变,变则通达。校长张清平介绍,蓝溪中学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,认识到农村中学要实现突破,就要构建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,走出一条“内省教育”的道路,即引导广大同学学会自律和自觉。为此,蓝溪中学提出了“彰显文化,激发内省”的办学方向,创建属于蓝溪人的特色校园文化,逐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、全面发展的目标。

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。学校于2000年11月被授予省三级达标校称号。在生源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,该校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高,几年来,该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均在300名以上,不少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。中考成绩也位居全县前列,形成“初高中并重、比翼双飞”的良好局面。

几年来,学校先后获得“和谐中国?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”、“福建省文明学校”、“福建省绿色学校”、“福建省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工作先进学校”等荣誉称号。

特色文化培育人

蓝园墨韵争春发,溪岸诗篇锦如云。“用特色文化锻造合格人才”,蓝溪中学坚持这一办学理念,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,构建从教室、宿舍、校园为一体的浓厚文化氛围,以特色文化培育人。

励志文化——点燃学习奋斗激情。走进蓝溪中学的教室和学生宿舍,我们发现每个班级、每个宿舍,都有自己的班名、班训和舍名、舍训,如“鹏飞之梦”、“梦想六月飞”、“拼一个春夏秋冬,搏一个青春无悔”,这些别具特色的班名、班训和舍名、舍训,引人注目。张清平校长告诉我们,这些班名、班训和舍名、舍训,是师生们共同讨论决定的,凝聚着每个班级全体师生的梦想和追求。

此外,班级还开展许多有特色的文化活动,其中特别的当属“每日(每周)格言进班级”。老师们鼓励同学原创或摘抄经典格言,从这些格言里评选出100条格言,并把它们编辑成《凡人哲语》,进行全校交流。学校党支部书记林开洪介绍说:学校现有1500多名寄宿生,农村中学,学生大部分住校。通过励志文化氛围营造,同学们既可集体讨论思考,又可以加深感情,慢慢学会自我管理,学会生活,学会和周围的朋友相处,互相学习,互相帮助。

关爱女孩文化——搭设女生成长平台。据张校长介绍,2003年,蓝溪中学被确定为全国“关爱女孩”行动试点单位。多年来,学校以关爱女孩为主题,实施“女生成才工程”,为广大女生提供一个展示活力和风采的舞台。学校学生会专门设立了女生部,学校心理咨询室专设“女生服务热线”,专门帮助女生解答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难题。学校还为农村“二女户”女生开辟绿色通道,实行免费注册入学,并拨出专项资金资助贫困女生完成学业。

几年来,蓝溪中学“女生成才工程”结出累累硕果,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2004年8月,国家人口计生委与各省计生委有关领导到该校视察,对蓝溪中学“关爱女孩”行动试点工作成效给予充分的肯定。2005年8月,该校被评为泉州市“关爱女孩”行动试点工作先进单位,市教育局、市计生委联合发文,在全市中小学中推广其经验。2005年至今,中央电视台、《南方周末》及《纽约时报》、法国电视台、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等中外媒体记者,先后到该校采访,并就“关爱女孩”成才工程做了专题报道。

“口技”文化——提升校本课程品位。林嗣环,字铁崖,清代著名文学家,祖籍是蓝溪中学所在的官桥镇赤岭村。林嗣环的名作《口技》,长期入选“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”。蓝溪中学充分发挥这一地方特色,以“承续先贤铁崖刻苦攻读精神,激励蓝中学子求学进取壮志”为主题,丰富校园文化活动。该校蓝溪文学社创办28年来,办有社刊《蓝溪》、《蓝溪简讯》,并开辟“校园之声”广播站、“中学生时代”小记者站两个活动平台。几年来,文学社参加“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活动”中,学生在Cn刊物上发表作品50篇,省级以上作文竞赛获得金奖8项,银奖16项;学校也获得“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十佳文学社团”、“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大赛十佳文学摇篮”等荣誉。为进一步挖掘弘扬林嗣环精神。2007年8月,由安溪县委宣传部、林嗣环研究会主办,蓝溪中学承办的“林嗣环诞辰四百年纪念学术研究会”在该校举行,对推动校园文化的开展,起了重要作用。  抓住机遇绘蓝图  近年来,随着茶乡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,对高质量的中学教育也提出更高要求。特别是安溪南翼新城建设,为蓝溪中学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,对学校的办学标准和要求也将更高。

自2000年被省教育厅确认为三级达标中学后,蓝溪中学瞄准省二级达标学校目标努力奋斗,力求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。学校对照省二级达标中学的标准,加强软硬件建设,以新课程改革为抓手,不断优化育人环境,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,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不断提升,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。

作为南翼新城的达标完中校,蓝溪中学将承担起为新城及西坪、芦田、大坪等周边乡镇提供优质基础教育的新使命。抓住茶乡教育发展的大好机遇,蓝溪中学积极筹措资金,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,先后建成了高标准的实验室、校园三系统(校园宽带网、广播系统、闭路电视)、教师电子备课室、多媒体教室、电子监控系统、远程教学设施、多功能会议系统等,实现了教育教学手段的现代化。学校积极实施校安工程,拆除了C级、D级危房和旧围墙,新建了文化墙和绿化带,亮化美化校园,学校硬件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。

今年来,该校又实施三大工程建设——“林配图书综合楼”、“露水?玉珍教师宿舍楼”、400米标准运动场和新大门。官桥镇党委书记李建文表示:“作为当地党委政府,我们将倾尽全力,在征地、拆迁和资金等方面,给予大力支持,促使项目早日建成,为蓝溪中学创办省二级达标学校创造更好条件。”

这些项目建成后,蓝溪中学的教学区、生活区、运动休闲区的功能将更加明确。如今的蓝溪中学,占地157亩,建筑面积31720㎡,教学班45个,在校学生近2500人,已发展成一所环境优美、书声琅琅的花园式学校。蓝溪中学,这所侨乡老校,正实现新一轮的跨越发展。

蓝园墨韵争春发,溪岸诗篇锦如云。

关品驷马山麓,蓝水之滨,绿树掩映着美丽的蓝溪中学。她以安溪的母亲河“蓝溪”命名,这不仅昭示她的源远流长,更蕴含着她滋润故乡的情意和追逐大海的激情。这里山水交融,文脉强盛;这里花木扶疏,落英缤纷;这里错落有致,壮丽美观;这里师生一堂,教学相长;这里栋才辈出,教泽远布。特别是近几年来,新一届领导班子紧扣时代脉搏,以教学质量为核心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,精心构筑人才资源,多内涵、多外延进行人性化管理,教学质量揺扶直上,学校面貌焕然一新——蓝溪中学这颗校园明珠更是璀璨辉煌。

报作蓝中星火耀安邑,峥嵘岁月多风流

民生解放战争时期(1948-1949),蓝溪中学是闽西南地下党打游击的联络站,是革命活动根据地之一。1949年3月中共蓝溪中学支部正式成立,林崇理同志任书记,成员有蓝中教师萧汉光、赵玉茂、谢金谷、李玉洁(女)、赵一帆等。参加革命工作的学生有林开基、林荣泉、陈真义等。1949年5月,他(她)们中有部分参加闽粤赣边纵队第八支队第四团期军政训练班。学习结业后,被分配到崇新区(西坪、三洋、芦田、虎邱……)组建农会,开展二五减租,反霸斗争。蓝中部分师生参加游击队后,于1949年5月10日参加解放安溪县城的运动。

了时为支援厦门的解放,蓝中革命师生于1949年9月间,展开发动群众,组织民工中队,运送军粮、等物资的活动,有力地支援解放军攻打龟缩厦门的残军。林荣泉由党组织选调到华东军政大学学习,1950年转编加入第三野战军,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,并于1950年10月跨过鸭绿江,奔赴朝鲜抗美援朝前线。他的革命精神,鼓舞蓝中师生,为蓝中增添光彩。

国市1950年夏,在党的领导下,学校建立共青团支部及学生会组织,积极开展学生的运动,宣传新中国成立的纲领和、人民政府的方针、政策、路线。部分学生参加了安溪土地改革工作。

这到在闽西南地下党的领导下,蓝中大批师生先后参加革命,为党造就一大批革命领导干部,为安溪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,在安溪人民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。

全分艰辛创业坎坷多,幸有侨贤鼎力助。

自设60年前,赤岭乡贤、有识之士林仲彦、林敬宏等先生深感安溪南线地广人多,无一所中学,邀集各界人士积极倡办中学。旅星侨亲林树彦先生热心桑梓文教,先后乐捐国币1000万元。又赤岭群众出钱献工建坦斋教室,并将赤岭林氏族产安溪汽车路公司股息300万元和安溪银行股票1亿元作为创校基金,泉州“芹圃馆”和龙头山家祠作为校产,1946年11月在林氏驷岭大宗创办“私立蓝溪初级中学”,并成立校董会,公推林树彦为董事长(后由叶道渊继任)。后侨胞钟铭选等海内外乡亲踊跃捐建校舍,不断充实教学设备。

政同1953年秋,人民政府接办并易名“安溪第二中学”,陆续添建教室9座,师生动手开辟山包,平整运动场6000平方米。后侨亲林淑董先生捐建教室一座4间。1958年秋,学校增设高中部,成为安溪南线的完全中学。

日机为了弘扬海外侨亲重教兴学精神,1980年秋经政府批准,学校复名为“蓝溪中学”。随即成立“校友会”,联络海外侨亲校友改善办学条件。林诚致、钟铭选、廖苑生、林笔峰、陈志远、林济民先生等海外侨亲、校友,筹资兴建了校友楼。1984年,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为学校题写校名。旅外侨亲林济民、校友林笔峰先生于1985至1991年在我校设立奖学金。林达智、林达仁、林达勇昆仲先后多次捐资用于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。1987年,海外侨亲捐建教师宿舍楼30间(5号楼)。

制合润物无声,难忘校园多雨露。

区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,侨亲林玉质先生不负众望,与林济民、林成章、林木荣、钟琼琳、林煤煅、林达智、林达勇、林笔峰,林峥嵘、陈永斌等侨亲、校友捐建了初、高中教学大楼各一座计50间教室。树彦先生哲嗣及亲朋好友捐建树彦楼一座5层(综合办公大楼)。印尼侨胞李尚大、李陆大昆仲捐资100万元建和声教师宿舍大楼一座五层30套套房。旅新的小学教师林璞玉女士捐建锦山楼(学生宿舍)一座六层66间。旅港校友林煤煅先生捐建灯光水泥球场。1993年,林淑董先生哲嗣、马来西亚原产业部部长林敬益昆仲捐30万人民币设立林清再教育基金。1997年,李陆大先生独资100万捐建振羽楼(师生餐厅)。1998年,香港钟氏天德集团、印尼林济民父子和香港林煤煅等先生兴建林配楼(学生宿舍)。1998年,李陆大先生和内弟林成章先生及我校创办人林树彦先生的哲嗣楷扬、楷正等诸昆仲,捐资兴建6300㎡科学楼“金乌楼”一幢。

一用进入新世纪,广大热心蓝溪教育发展的海内外侨亲、校友又掀起新一轮的捐资兴学热潮。2003年7月,新加坡侨亲林璞玉女士又捐资40余万元设立了“林锦山奖学基金”……学校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条件大为改善。蓝中的创办和发展处处体现着侨胞们的拳拳爱国心、深深家乡情啊!

体同凌云有志,喜有梅花扑鼻香。

品同滴水之恩尚涌泉以报之,爱国侨胞的深情又岂是几句感激的话所能够答谢呢?富有勤勉精神的蓝中没有辜负党和广大侨胞的厚望,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,在海外侨胞的关怀和全体园丁的苦心耕耘下,建校六十载,桃李芬芳,硕果累累,为国家培养了众多的人才。

动法蓝中建校60年是不断充实,巩固,提高,发展,腾飞的60年。学校规模从小到大,师生人数从少到多,教学设备从简陋到完善,办学资质从一般中学到省达标中学。如今的蓝中已成为我县规模大,设备全,师资强,效益高,校风好,社会声誉高的一所重点中学。学校前进的每一个步伐,都与改革开放所赋予的机遇紧密相连;取得的每一点成就,无不与海外爱国侨胞的关怀帮助息息相关。

进行2000年,蓝溪中学被评为“福建省三级达标中学”。几年来,学校先后荣膺福建省“先进教工之家”、泉州市“文明学校”、市“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”、市“依法治校示范校”、市“体育工作先进学校”、市“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实践基地”、市“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”、安溪县“艺术教育先进单位”等称号。在学校领导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学校中考、会考、高考均取得优异成绩。

科学楼教学楼

免责声明:
此页是生活办事服务信息。
如涉及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30日内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

单位资料
单位地图